|
嘿,我是波莉。你最近過得好嗎? 我前陣子休了個假,到日本東京拜訪朋友,電子報也就這樣一起休息了兩周,哈哈 對我這樣容易過度認真的人來說,真的是常常需要提醒自己,該放慢腳步了。 希望你也要記得,找時間讓自己緩一緩喔。 這禮拜繼續來回答讀者的提問~ 畢業後進到貿易商工作的我,在做了短短三個月後發現這份工作與我想要的職涯發展不同。不是因為工作上的挫折,也不是因為與同事、主管不合拍,但就是有一股直覺告訴自己,這並不是我想繼續走的路。 看著主管每天在做的事,就好像看到再多待幾年的我,但我並不想成為那樣的人。覺察到這點後,我開始感到越來越疲憊。一部分的我想再堅持一下,至少找到下一份工作再離開;但另一部分的我,卻逐漸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。 看到這段話,我很有感觸。 有時候,真正困住我們的,不是工作本身,而是心裡那個還說不清楚的困惑。 我們隱隱約約知道「這不是我要的」,卻又不知道該怎麼找到「那我想要的是什麼」。 其實,找尋理想工作的過程,不是一瞬間知道答案,而是需要一點耐心,一步步陪自己探索出來。 我想和你分享一個我常用的方法:從「不想要」開始,慢慢走向清晰的自己。 1. 先釐清「不想要的生活」...
天氣越來越熱了,代表時序慢慢進入了夏天。 對於怕熱的我來說,夏天真的是一大考驗啊! 這個禮拜想說,就趁著這個季節的交替之際,來幫今年到目前為止,做個小小的心路歷程回顧吧。 無法落地的年度計劃QQ 我目前的工作以授課為主,所以年初的一月和二月通常都算是淡季,會從三月開始忙。 因為政府單位、非營利組織和大專院校的邀課,大概都是從三月開始比較密集,會開始需要東奔西跑,所以等於一、二月的淡季對我來說,就是比較能夠自由運用的時間了。 我在淡季通常會做幾件事情: 休養 規劃年度主軸(今年的主軸設定是做一堂線上課) 規劃年度讀書會 整理網站的內容、把頁面資訊更新 做一些新的嘗試(例如今年一月辦了自己的第一次公開班) 簡單來說,就是把一年的方向在這段期間大致規劃好,從三月開始執行。 但......今年比較令我意想不到的部分是,我的邀課數量成長很多,而且有好幾個是企業內訓。 這讓我有點措手不及,因為企業內訓對課程的要求通常是比較高的,變成我得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優化課程,或者是做新課程的開發與整合。 好啦,這就跟我在一、二月的時候做的規劃不太一樣了! 📌 原本的規劃是這樣: 線上課開發 諮詢優化...
一位讀者和我分享了最近卡住他的問題: 「職涯規劃,同儕間的選擇壓力,還有自己內心想做的事,雖然知道自己還很年輕有無限可能,但是又擔心一直摸索沒有選擇一個領域專研,回過頭來看沒有專長。」 這真是一個超複雜的議題呀,你辛苦了! 我們先挑其中最核心的部分,來當作這禮拜的討論主題吧~相信每個人都會很有感的: 「和其他人比較的壓力」 上個禮拜,我在滑臉書時,看到一位認識的講師分享近況。 她剛完成了一場大型演講,還被媒體專訪,底下的留言一片讚嘆。 我一邊替她感到開心,一邊心裡升起了一股說不上來的焦慮。 「我是不是...落後了?」 明明我對現在的工作節奏還算滿意,卻突然開始懷疑自己的進度: 是不是應該更積極?是不是也該多曝光?是不是在別人努力前進的時候,我太安於現狀了? 幸好我身經百戰,很快把內在狀態調整過來。 不然,這可有得焦慮了。 為什麼和別人比較,會讓我們焦慮? 比較,是人類很自然的本能。 從小到大,我們總是被放在排行榜上:成績單、比賽名次、升學錄取通知。 在無數次的比較裡,我們學會了把自己的價值,建立在「相對位置」上,然後努力往前擠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