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嘿,我是波莉,你的自主生活引導師。 在前一封電子報和你分享過,過去的我,是個總是很「用力」的人,一不小心就會太認真,把自己給累倒。 另外一個和「過度努力」常常一起出現的特質,就是「完美主義」。 你肯定理解的,既然都很努力了,當然就會期待,能夠得到對應的好成果啊。 於是前幾年的我常常落入一個可怕的循環:對自己期待很高,所以非常努力;同時又很在意別人的眼光,所以更加倍努力。 萬一結果不如預期,就會陷入自我責備的內耗狀態,非常不能接受那個「失敗」的自己。 一、成長心態:我只是還沒做到 走過那段總是想太多內耗的日子之後,現在回頭再看,真的覺得我很傻。 什麼是「失敗」? 只有放棄的時候,你才會真的失敗。 這是「成長心態」的核心概念: 我不是失敗,我只是還沒做到 (not yet) 所謂成長心態,就是相信人可以透過努力變得更好,所以更願意接受挑戰,並從挑戰中學習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 而跟它相反的,是「定型心態」 定型心態的人,面對挑戰與阻礙,常常會選擇逃避與放棄,因為他們認為天賦決定一切,認為自己不如人,是因為資質差。 當你相信人的能力無法改變,就很難產生改變的動力。...
嘿,我是波莉,你的自主生活引導師。 這禮拜的電子報,想跟你分享一件糗事,和它帶給我的一些思考~ 我很喜歡閱讀,每個月都會舉辦讀書會,已經進入第三年了,也很習慣這樣的節奏。 在六月的時候,我們要讀《踏實感的練習》,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,非常期待能和讀書會夥伴們分享。 結果沒想到,我的電腦竟然在上線的前十分鐘,藍屏當機,而且自動重開機之後,就再也連不上 Zoom 了,只要一連線,就馬上又重開機。 當場實在很糗,只好當機立斷改用手機直播,手忙腳亂,也沒來得及錄影備份。 我就很不好意思......沒上線的夥伴沒有錄影可以回看了,怎麼辦? 所以決定再加開一場直播,可以和有空上線的夥伴聊聊,也錄影起來給大家看回放。 也就是說,同一本書我辦了兩次直播XD 有趣的是,我在第二次直播的時候,發現了很多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,感覺更有啟發,也有更多的內容和實踐心得可以分享,於是又新增了簡報內容。 很開心也很充實,也正好回應了我在最近思考的一個問題: 「現在 AI 工具這麼發達,我們還有必要閱讀嗎?」 直接看短影音,或是用 AI 工具整理 YouTube、Podcast...
嘿,我是波莉,你的自主生活引導師。 這週想繼續和你聊聊,我從一段人生低谷慢慢走出來的經歷。 前情提要在這:人生 40 才開始?但壓力卻像 50 歲? 《易經》當中的剝卦,有「衰敗、剝落」的意涵,象徵人生進入低谷和崩解的階段,我們擁有的外在資產,一件一件失去。 這個卦提醒我們,遇到這樣的逆境時應守成、謹慎防禦,耐心等待情勢好轉,再想其他的行動方案。 這大概是個你不會想卜到的卦吧? 前陣子在讀書會時讀到上面的介紹,我笑了出來,這不就是我去年人生低谷的最佳寫照嗎!? 人近中年,卻覺得自己一無所有,覺得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得很糟糕。 錢不夠買房、租屋又覺得不甘心、很難停止負面的念頭,責備自己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小貓,甚至開始懷疑,過去的轉職決策是不是錯了? 在那段日子裡,我的腦袋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運轉。 總是想著:「是不是我不夠努力,才會搞成這樣?」 甚至會忍不住開了 Google,開始搜尋那些關鍵字:「快 40 歲還買不起房怎麼辦」、「單身女性養貓租房好難」...... 越想心越沉。 後來遇到農曆年假,我帶著貓回老家,給自己放了兩個禮拜的長假,想說沉澱一下,也給自己一些空間去思考這些問題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