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嘿,我是波莉,你的自主生活引導師。 這禮拜的電子報,想跟你分享一件糗事,和它帶給我的一些思考~ 我很喜歡閱讀,每個月都會舉辦讀書會,已經進入第三年了,也很習慣這樣的節奏。 在六月的時候,我們要讀《踏實感的練習》,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,非常期待能和讀書會夥伴們分享。 結果沒想到,我的電腦竟然在上線的前十分鐘,藍屏當機,而且自動重開機之後,就再也連不上 Zoom 了,只要一連線,就馬上又重開機。 當場實在很糗,只好當機立斷改用手機直播,手忙腳亂,也沒來得及錄影備份。 我就很不好意思......沒上線的夥伴沒有錄影可以回看了,怎麼辦? 所以決定再加開一場直播,可以和有空上線的夥伴聊聊,也錄影起來給大家看回放。 也就是說,同一本書我辦了兩次直播XD 有趣的是,我在第二次直播的時候,發現了很多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,感覺更有啟發,也有更多的內容和實踐心得可以分享,於是又新增了簡報內容。 很開心也很充實,也正好回應了我在最近思考的一個問題: 「現在 AI 工具這麼發達,我們還有必要閱讀嗎?」 直接看短影音,或是用 AI 工具整理 YouTube、Podcast...
嘿,我是波莉,你的自主生活引導師。 這週想繼續和你聊聊,我從一段人生低谷慢慢走出來的經歷。 前情提要在這:人生 40 才開始?但壓力卻像 50 歲? 《易經》當中的剝卦,有「衰敗、剝落」的意涵,象徵人生進入低谷和崩解的階段,我們擁有的外在資產,一件一件失去。 這個卦提醒我們,遇到這樣的逆境時應守成、謹慎防禦,耐心等待情勢好轉,再想其他的行動方案。 這大概是個你不會想卜到的卦吧? 前陣子在讀書會時讀到上面的介紹,我笑了出來,這不就是我去年人生低谷的最佳寫照嗎!? 人近中年,卻覺得自己一無所有,覺得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得很糟糕。 錢不夠買房、租屋又覺得不甘心、很難停止負面的念頭,責備自己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小貓,甚至開始懷疑,過去的轉職決策是不是錯了? 在那段日子裡,我的腦袋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運轉。 總是想著:「是不是我不夠努力,才會搞成這樣?」 甚至會忍不住開了 Google,開始搜尋那些關鍵字:「快 40 歲還買不起房怎麼辦」、「單身女性養貓租房好難」...... 越想心越沉。 後來遇到農曆年假,我帶著貓回老家,給自己放了兩個禮拜的長假,想說沉澱一下,也給自己一些空間去思考這些問題。...
嘿,我是波莉。你最近過得好嗎? 我前陣子休了個假,到日本東京拜訪朋友,電子報也就這樣一起休息了兩周,哈哈 對我這樣容易過度認真的人來說,真的是常常需要提醒自己,該放慢腳步了。 希望你也要記得,找時間讓自己緩一緩喔。 這禮拜繼續來回答讀者的提問~ 畢業後進到貿易商工作的我,在做了短短三個月後發現這份工作與我想要的職涯發展不同。不是因為工作上的挫折,也不是因為與同事、主管不合拍,但就是有一股直覺告訴自己,這並不是我想繼續走的路。 看著主管每天在做的事,就好像看到再多待幾年的我,但我並不想成為那樣的人。覺察到這點後,我開始感到越來越疲憊。一部分的我想再堅持一下,至少找到下一份工作再離開;但另一部分的我,卻逐漸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。 看到這段話,我很有感觸。 有時候,真正困住我們的,不是工作本身,而是心裡那個還說不清楚的困惑。 我們隱隱約約知道「這不是我要的」,卻又不知道該怎麼找到「那我想要的是什麼」。 其實,找尋理想工作的過程,不是一瞬間知道答案,而是需要一點耐心,一步步陪自己探索出來。 我想和你分享一個我常用的方法:從「不想要」開始,慢慢走向清晰的自己。 1. 先釐清「不想要的生活」...